致全體中小學生和家長,這些抗擊疫情心理防護知識要知道!
今年的春節,沒有了以往的喜慶氣氛,蔓延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動態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大家的心。對于孩子來說,原來快樂的節日只能困于家中,少了外出活動,少了小伙伴的陪伴,電子產品的使用也受到限制,好像只能無聊地對著作業本度過每一天。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可能會處于一定的心理應激狀態中,所以,我們在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動態。
為此,廣東省教育廳委托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為廣大家長和中小學生提供了一些疫情期間自我心理防護的指引,希望同學們能積極做好心理自助防護工作,只有身心都健康、都安全,才能共同奪取防疫戰的勝利!
在疫情之下,家長和孩子都難免會變得焦慮、恐慌。這種不安的心情既來源于對當下生活狀態的不適應,假期安排未能按照計劃進行,也來自于對疫情發展的未知感,害怕自己會被傳染等等。生活不像以往那樣充實,每天起床之后不知道要干什么。又或者對于生活沒有具體的計劃,只能長期從事單一的活動,感到生活空洞、無聊。被困在彈丸之地,每天的活動范圍十分狹小,也不能夠進行戶外活動伸展身體。了解疫情動態時,可能會產生憤怒情緒,將矛頭指向可能的責任人或者有關部門,但是又沒有舒解的方式。這種焦躁的情緒也會讓我們變得脾氣暴躁,更容易向身邊的人發脾氣。相信科學和醫院權威的信息與知識,不信謠、不傳謠。理性接納事實,既不盲目自信,也不焦慮恐慌。疫情期間,也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健康知識、養成衛生習慣的好機會。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飛沫傳播、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的,勤洗手、多消毒、戴口罩,預防病毒傳染。同時,配合學校防疫工作的進行,按時申報健康情況。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每時每刻都在模仿家長的行為。在行為習慣和情緒調適上,家長都需要做好榜樣,保持理性,積極應對,規律生活,給孩子傳遞戰勝疫情的信心。在行為習慣上,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不做“手機的奴隸”。均衡飲食,給自己和孩子提供豐富的營養餐食,徹底煮熟所有食物。在情緒調適上,需要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并且嘗試用正向的思維去思考,讓生活充滿正能量,也給孩子帶來溫暖與信心。在這段時間里,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變長,不僅需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也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動態??梢悦刻焱砩铣槌鰰r間與孩子“談心”,了解孩子這段時間的感受和困惑,給予孩子需要的幫助。在空閑時間,可以陪孩子進行一些親子活動,給孩子多一些“高質量的陪伴”,例如一起閱讀、下棋、觀看優秀影視作品等。需要注意的是,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越長,難免會產生更多摩擦,要對孩子進行合理引導、耐心教育。延長的假期給了我們更多自我支配的時間,還有不少的同學趁著這段時間“彎道超車”。所以,在假期要做好詳細規劃,劃分學習時間、休息時間、娛樂時間,屏蔽電子產品的干擾,按照日程表安排每日的生活學習,給自己更多的生活掌控感,讓自己在假期中有所成長。同時,在家里也可以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例如跳繩、仰臥起坐、健身操等,增強免疫力。在這段時間里,我們難免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可能會焦慮緊張或者覺得空洞無聊,及時覺察自己的心情,通過寫日記、與他人傾訴等方式抒發,或者通過聽音樂、做運動等方式緩解。允許自己存在負面的情緒,不需要一味排斥它或者進行自我貶低。我們的計劃可能被打亂,生活方式也讓我們感到不適應,像以前一樣保持平穩的情緒狀態是很難的,但如果我們排斥自己的“焦慮”,會讓自己更加焦慮,進入死循環。同時,嘗試以積極的方式去應對:“雖然沒有辦法按照原定的計劃進行,但是我可以重新制定計劃”,“雖然疫情讓人恐慌,但我相信我可以照顧好自己”。我們可以肯定自己度過這段日子時付出的努力,肯定自己面對負面情緒的勇氣,肯定自己積極正向的思維,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雖然不可以走訪親友,也不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游玩,但是我們還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和他們保持聯系。和家人、朋友通過視頻的方式拜年,聊聊大家的近況和最近的心情,互相給予支持和鼓勵,一起度過這段日子?,F在短暫的分別是為了以后更好的重逢,等到疫情過后,我們再一起相聚!在家里,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變多,可以多和父母聊聊天,了解一下他們以往的趣事,傾訴一下自己的煩惱,走進彼此的內心。也可以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者一起包包餃子,享受其樂融融的生活。如果發現自己的不良情緒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無法用自己內在的力量來自我調節了,可以主動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讓專業的咨詢師陪你走過這一段路。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可以盡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相信度過這段時間后的你,一定會更加珍惜身旁的點點滴滴,擁有更加強大的內心!文章來源 | 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教育“微信公眾號